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建議改建皇都戲院

太太的前主顧是個粵劇迷,經常前往新光戲院看粵劇。最近油麻地劇院改建成粵劇場地之後重開,她也多次前往作座上客。並且對劇院和表演者讚不絕口,更表示要寫信去八和會館讚揚他們的新秀非常有水準,他們的培訓做得非常好。

這令我想到,自從新光戲院易手,由李居明管理之後,已經並非只做粵劇。又有演唱會、又做電影、又做「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等等。當然,舉行各種不同的娛樂節目,豐富居民的生活也是未嘗不可。但是李居明先生也只是由2012年起租用新光戲院四年,並非購入,三年之後粵劇界也要再為續約問題而煩惱。

我本身時常出入北角,每次都會見到皇都戲院商場。曾幾何時,這裡也是一間大型戲院。我還記得陳可辛的「甜密密」曾經在此上映。現在"淪落"為商場,真的有點令人難過。

才子陶傑先生有一篇關於皇都戲院的文章。

皇都戲院商場是一個獨立建築物,並非像新光那樣戲院以上還有其他建築及住戶。所以如果有財團有興趣收購的話,並不存在重新安置住戶的問題。其實如果政府願意整座收購下來,改建成另一個粵劇場地,取代新光戲院,肯定會是粵劇界的福氣。新光戲院的老闆也可以將戲院自由發展成商場或發展其他業務,各界都是贏家。



2011年維修中的皇都戲院。



我明白政府正在西九興建新的戲曲中心,不過戲迷早已習慣在北角看粵劇,而且現在北角又正好有適合的地方可以改建,政府不應該漠視港島區戲迷的意願。粵劇場地高山劇場、油麻地戲院、西九戲曲中心都是在九龍,對港島區的居民又公平嗎?

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中區郊遊徑

上星期自己去了中區郊遊徑走了一趟。由於我早上先去了堅道,因此之後經過動植物公園到達麥當勞道,由那裡開始,而不是中區郊遊徑的起點中環纜車總站。


 麥當勞道纜車站旁的上坡路。



梅道纜車站。這裡比麥當勞道站斜了很多。



梅道。


漆咸徑1號。信和老闆黃志祥擁有的大屋。車是來不了的。





白加道12號,田北俊的大屋。


由麥當勞道走上白加道,1小時左右就到了。之後我沿著白加道走往山頂道,再乘專線小巴($4.4)返回中區。不要那麼笨走去坐15號巴士($9.8),又慢(要走司徒拔道往灣仔才能返回中環)又貴。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建議上環建設圖書館

香港18區區議會現時都有一億元可以花在社區建設之上。我對中西區區議會有一個建議,就是在上環建設一個圖書館。



目前,中西區有三間圖書館,它們是:大會堂、石塘咀和士美菲路。三間都距離上環相當遠,不能算是步行距離。石塘咀和士美菲路兩間圖書館主要都是服務西環的市民。對上環和西營盤一帶的市民幫助不大。

如果你看毗鄰中西區的灣仔,雖然也是三間圖書館,卻包括了全香港最大型的中央圖書館。東區更有六間圖書館。根據2011政府人口調查,灣仔區人口152,608人相對中西區人口251,519人,但是灣仔區圖書館的規模比中西區大,合理嗎?

皇后大道中的上環市政大廈內有上環街市、文娛中心(展覽廳、演講廳、劇院、排舞室…等等)、體育館(籃球和排球場)、康文署辦事處、食環署辦事處…等等。甚至香港公共圖書館採編組,偏偏就是沒有一間圖書館。類似的市政大廈一般都設有圖書館。電氣道、駱克道、香港仔、鰂魚涌、鴨脷洲、赤柱、黃泥涌…等等。規模比較大的上環反而沒有。

網上有一份看來應該是民建聯的討論文件,也是建議在上環設立公眾圖書館。既然現在區議會有一億元了,真的希望可以好好使用,於上環建設一個圖書館,方便在附近上班、上學及居住的市民。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現代足球解說

我在英國諗預科的時候,有一天老師們出了一個突擊測驗給我們做。這個測驗有四頁,題目超過50條。老師宣佈測驗開始之後,大家都靜靜地低頭開始做測驗。

不久之後,我讀到其中一條題目,我印象中是第37題,它說:「除了這條以外,請不要理會所有其他問題。」那時我就知道老師們在作弄我們,目的是提醒我們考試的時候,首要的事情是閱讀所有問題一次。因為了解所有題目之後,我們才可以清楚知道考試的內容甚至規定。

今天我看足球比賽,經常聽到解說員說:「A隊球員犯規啊,不過球證看不到,所以沒有判罰,B隊真的是吃大虧了!」每次聽到這些說話,我都感到很納悶。因為足球其實有一條規則說:「球證的判決是最終的判決。(The referee's decision is final.)」我對這條規則的了解,就等於我當年的突擊測驗中的第37題一樣。這條規則是唯一一條真正需要你去執行的規則。其他規則沒有錯是需要遵守,但是重要性都不及它。既然球證不處罰,那就是他最終的判決。請不要發嘮叨了!Move On!

另外,現在很多解說員都會批評入球的完美程度。「啊,A球員這球先打中了對手改變方向才射入,A球員只是好運氣。」沒有錯A球員是運氣好,但是解說員的語氣好像是這球應該不算入球一樣。他們可能將足球運動當作是藝術表演,要計算姿勢分和難度分。他們不去當跳水或體操裁判真是浪費。

足球是比拚兩支球隊的實力,今時今日,沒有實力的球隊,連射球的機會也不會有,要打中對手改變方向射入,也是要有一定整體實力才有可能的事。你看兩年前英超亞洲挑戰盃傑志對車路士,傑志連射球機會也沒有。朋友看完比賽只有一句:「好像大人跟小孩子比賽一樣。」有實力的球隊才有機會射球,入球帶有運氣成份也好,也是團隊的實力做成的。英語有云:You make your own luck和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還有,每次入球,解說員都只有一句:「B球員看漏了A球員啦,讓他射入了。今次B球員真是犯下很大的錯誤了。」好像如果由他去當防守球員的話,入球就不會出現。其實入球出現怎麼可能責怪某一名球員呢?足球是團隊競賽,勝敗都是全隊球員一起承擔。這樣責怪個別球員是很錯誤的表現。而且,出現入球之時,解說不是應該讚美進攻球隊嗎?為甚麼是批評失守的球隊?這是很負面的做法。試問以後誰還要去當防守球員了?

我現在已經很少看電視轉播足球。即使看,也會將聲道轉去英文。香港的解說太差了。我真的寧願他們收聲,讓我靜靜地觀看球賽。

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將軍澳單車場應名為黃金寶單車場

最近,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在世界單車聯會賽事中奪得金牌,成為香港第三位世界冠軍車手,也是第一位女世界冠軍車手。在此小弟表示替她感到非常高興,祝她在未來繼續創下更多佳績。

她回港時,有記者問她如果將將軍澳單車場改名為李慧詩單車場,她會有甚麼看法?她表示會對其他運動員不公平。我非常有同感。我認為如果將軍澳單車場要改名,一定是改為黃金寶單車場。

大家不妨看看2006年文匯報的報導,當時黃金寶贏得了個人第二面亞運金牌,政府立即承諾興建將軍澳單車場。「2006年多哈亞運會,取得個人第二枚亞運金牌的單車好手黃金寶,昨帶著燦爛笑容返抵香港。『今次(香港)單車隊最大的收穫是政府承諾興建一座場地單車場,這就像一個優良的硬件能夠讓我們的軟件順利運行般。』平日沉默少言的他興奮地說,『一個單車場,至少可以使用20至30年,所以其影響及意義是深遠的,對整個單車界是一極大的鼓舞。證明政府及市民認同單車隊所取得的成就。』」



這座單車場基本上是靠黃金寶贏回來的。如果要改名,就只有他一人的名字配得上。李慧詩當然也值得讚賞和紀念,不過我覺得可以用其他方法,例如在單車場外豎立她騎單車的樣子的銅像就是其中一種。

不過香港政府向來不贊成搞個人偶像崇拜,李小龍銅像也搞了數十年才成事,所以我看將軍澳單車場最後還是會叫將軍澳單車場,黃金寶和李慧詩也不會有銅像。20年之後,可能大家都會逐漸忘記他們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