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南丫島半天遊

星期六我和太太早上去了中環看鬱金香,然後去了南丫島午餐和行山。

香港花卉展覽今年改變了形式,在不同地點擺設花卉,鼓勵觀賞者在網上賞花。不過太太極愛鬱金香,所以我們在星期六早上前往親身觀賞。心想星期六早上不會太多人,一來外傭沒有假期,另外不少人仍然要上班,小朋友也要去補習或上興趣班吧,總之就是應該少點人。

事實上也是的。我只是奇怪為何附近有外傭在休憩,星期六她們不用工作嗎?我們在11時前去到花展現場,不用排隊入場,而且沒有十分鐘的時間限制。不過花槽只有一個。其實15分鐘左右,怎樣也應該看完了。

之後我們走路前往中環港外線碼頭,乘坐12時前往榕樹灣的航班。這班船很多人,明顯有很多人想去郊遊。我選擇南丫島因為一來已經多年沒有和太太去,二來南丫島比較大,可以消化人流,應該不會跟太多人肩碰肩地行山。而且前往南丫島的人數始終有船隻座位限制,不可能太多。

我們12時半就抵達南丫島,在路上見到有個女士肩膀上有一條蜥蜴,太太感到好好奇。她回應我們說不用怕牠不會咬人的。之後我們在一間酒家的附近又見到一條大蜥蜴。之前好像在電視上見過,應該是有人養的。


之後我們找到了我們想去的餐廳「農舍」 而它又剛剛有位。我叫了菠蘿咖哩飯,太太叫了漢堡。食物份量很多,差點吃不完,捧著肚子走。


由於吃到很飽,所以我們決定也走上去風力發電站增加運動量。之後才繼續前往索罟灣。中途經過海灘,不過已經關閉了,不准進入。接著我們就開始上山,前往索罟灣,最後我們在大約4時20分去到。不過前往中環的船在4:05已經開出了,下一班船是5時35分。而前往香港仔的街渡也要5時20分才開出。

我們決定去坐5時20分去香港仔的街渡,因為我覺得前往中環的小輪會很多人。我們見到街渡已經在碼頭就上了船,誰知道街渡原來開5時。到了5時它就開出,我們都有些意外,也有遊客因此錯過了我們這班街渡。街渡先前往模達灣才去香港仔,而在途中我們可以看到夕陽西下,很有感覺。




街渡在5時30分左右已經到了香港仔。其實最好街渡在鴨脷洲泊岸,因為該處現在已經有港鐵。最後我們在香港仔乘坐77號巴士回家,大約6時多回到。

2021年3月25日 星期四

榮光教會

最近王礽福(前宣道出版社長)表示會跟王少勇牧師在台北搞一間台北榮光教會,而楊健強牧師也會在英國愛丁堡搞一間愛丁堡榮光教會。

兩晚前,王礽福和王少勇牧師在辛福台的直播中表明了搞教會的目的,可以在以下視頻重溫:

https://www.facebook.com/107928173975259/videos/1847071162119595

雖然王礽福和王少勇牧師表明教會是為一眾未能適應台北或英國生活的人而辦,並且一定會鼓勵教徒要融入當地教會。但是我覺得,一旦開始了這些教會,加入了的人就不會願意離開。試想想,他們最初來的時間,是抱著一個逃避者的心態來的,他們最想跟同路人在一起,大家有共通點,再一起走了一段時間,成為好友之後,怎麼可能選擇分開,去參加當地的教會?你趕他們也趕不走。

當然王礽福的意見是,這些羊群已經離開了傳統教會,你不去牧養,只去阻撓其他想牧養他們的人,對事情是沒有幫助的。他們最後也不會返去傳統教會。但是我想說,同樣地,你也不要以為你們開設的榮光教會可以關閉,我也不相信會有人在加入之後會離開。(2021年3月25日)

================================================================

五月成立愛丁堡港人教會,楊建強牧師主懷安息

根據《時代論壇》的報導,楊建強牧師在2021年9月15日已經回歸天家,據說他是因為感染Covid-19而去世。這不論如何都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消息。

他在愛丁堡成立的香港人教會是在Corstorphine,與一間當地的英語教會共用同一個地點,他表示教友可以按自己意願參加廣東話崇拜或英語崇拜。我覺得他的安排挺不錯。希望這所由他創立的教會可以繼續下去,他的教友會承傳他的遺志。(2021年11月2日)

2021年3月17日 星期三

L'envol午餐

 太太生日,我訂了灣仔St Regis酒店的L'envol法國餐廳,和她一起去午餐。


未點菜已經上了Amuse Bouche


麵包和脆片。脆片非常好吃。麵包是sour dough,我麻麻。


我的前菜是吞拿魚


太太的前菜是beef tartar


我的主菜是Mackerel和魷魚圈。太太的主菜是龍蝦,我沒有拍照。


太太的甜品


我的甜品是車厘子。

整體來說是相當不錯的。不過三道菜$788一點都不便宜,不過如果你願意多付$110,就可以多吃一個頭盤或者甜品,那倒不是太差。個人覺得同樣是兩星而價錢又相約的話,Amber好像比較好,而且Amber可以入廚房,比較好玩。

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

香港藝術館 - Botticelli展覽

昨天我們去了香港藝術館看賽馬會贊助的Botticelli展。其實早在去年底已經想去看,但是疫情關係藝術館需要關門,直到最近才重開,而我又發現展覽只是到3月10日,如果本周末不去,相信也沒有機會。

心知一定會多人,所以我們早上9時多就由太古坐港鐵出發往尖沙咀,10時多已經去到。幸好我們抵達時參觀人數不多,我們馬上購票入場。(本展覽不設網上預售門票。)並且即時可以進入展館。

今次展覽最吸引的是由佛羅倫斯Uffizi畫廊借來了Botticelli的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中文翻譯為"三王朝聖",但是三王是錯誤的,聖經從來沒有寫三王,只寫了Magi,沒有人數。而且Magi也不是王。) 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最特別是畫中人物的豐富,包括他的贊助人Medici一家和他自己。

觀賞他的畫作,發現最特別的是他的畫作的背景有很多資料。有山水,有動物,有人物。如果可以多花點時間去看和研究,說不定會發現更多的背景故事。


看完Botticelli展覽,我們也去了同層的展覽廳看本地藝術家的展覽:「香港經驗‧香港實驗」,有數個展品都很有趣。值得參觀。之後我們在藝術館的紀念品店參觀。店內的商品都是以藝術書本為主。如果可以多一點禮品會更有趣,不過香港現在書店難求,有一間藝術書店又真是很難得。幸好我們早入場,我們走的時間Botticelli的展覽廳外已經排了一條很長的隊。(展覽廳有人數限制。)


港鐵金鐘站


Frog King在郎豪坊


八仙嶺

中午我們去了厚福道的Y Show Tasty用午餐。我去之前沒有看杜汶澤的Yellopenrice,只知道它是黃店,而且午餐收費不高,一百元已經可以有前菜主菜和熱飲一杯。所以決定來。而它也沒有教我們失望。太太更加了一件芝士蛋糕做甜品。如果想光顧要留意,此店只收現金。



Spaghetti Cabonara

之後我們去了美麗華酒店下的Donki,太太有東西要買。尖沙咀Donki我們是第一次來,它不算大,我想它開幕時必定很擠擁。現在人流少了倒算是頗好逛的。

跟著我們去了尖東漆咸道南坐110巴士回去,因為比港鐵便宜不少。我們來時港鐵收了我12.1元,110號巴士只收9.8元。而且我們3:10分上巴士,3:30分已經回到太古了,一點都不慢。

2021年3月2日 星期二

香港電影和電視

最近蕭若元和游學修在Clubhouse上爭論了香港電影業的未來。我不是娛樂圈的人,只能夠從一個小觀眾的層面去討論一下。

就自己來說,我近年來入場看電影,一般都只會選擇荷里活大片,上一次入場看的電影已經是《天能》(Tenet),再之前是《蜘蛛俠:決戰千里》,再再之前是《復仇者聯盟:終極之戰》,我更加是看MX4D。三齣電影的共通點:科幻特效片。這麼強的大製作,當然是入電影院看,因為感受和在家中看相比是非常不同。

相對的,好的電視劇在家中看反而更加有味道。例如Netflix的The Crown。我很清楚這齣連續劇不是在電影院看的。它有戲劇性,但是沒有大場面大戰鬥,也沒有很特別的特效或音效。但是它值得重看再重看。Netflix的模式是最理想。

我看日本電影和電視劇時,最令我有疑問的是,究竟日本娛樂業者是如何決定一個作品應該以電影還是電視的模式製作呢?我看日本電影的主角是高橋一生,長瀨正美,新垣結衣;但是我看電視劇,主角又是高橋一生,長瀨正美,新垣結衣。有些電影只是加上了"劇場版"三個字。我免費可以在電視上看的演員和劇情,為何要付款入場去電影院看?日本方面似乎沒有對電影演員和電視演員作出分類。美國荷里活和香港就比較明顯有分。我們都不會期望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周星馳和成龍會拍攝電視劇。

最後,有些本地電影,很快就會出碟,一出碟,就很快可以在網上下載。即使我什麼都不做,也可能會在電視上看到。所以有時真的只要忍耐一下,不用多久就可以免費看到。那麼為何要花錢入場?2018年的電影《淪落人》講述坐輪椅的黃秋生和其菲律賓傭人的相處,其實香港電台也拍過類似的題材,(不過我找不回了。)只是看過的人很少罷了。問題是,為何這個題材適合拍電影而不是拍電視?有什麼準則?


最近,英皇電影宣佈投資3億5千萬港元開拍《金手指》,再次找來梁朝偉和劉德華合作。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focus/local/20210220-234459 我覺得是值得期待的,因為兩人上次合作《無間道》系列時成績好。而且我們都不可能在電視中看到二人的演出。只要推出時影評不差,而且有些可觀的製作,我相信我是會入場的。另外古天樂投資逾4.5億港元的《明日戰記》我也是相當期待。


但是這也帶出了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青黃不接。《無間道》已經是2002年的電影,我相信《金手指》推出時也要2022年了。即是20年來,香港電影業都找不到人取代梁朝偉和劉德華。當年飾演二人年青版的余文樂和陳冠希都無力接棒。雖然余文樂的《志明與春嬌》系列叫好叫座,但是畢竟它是家庭式生活化的作品,跟《無間道》系列相去甚遠。

我的弱小意見是,想拍電影之先,一定要搞好劇本,再決定應該拍電影還是電視劇。劇本差,再強的演員陣容也救不了。劇本好,有好演員,就有人投資,找來好的班底負責製作,出品才會有好評,才會有人願意付錢購票入場。